一笑成文>都市小说>贤者与少女 > 第二百七十节:国中异乡
    物产丰厚的月之国拥有许多即便是帝国和白色教会也十分眼馋的资源,并且随着教会势力在里加尔本土逐渐式微的现实,他们势必会更加频繁地寻求在海外传播信仰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莫比加斯内海南部以城邦联盟为首,连带着不少帕德罗西帝国大城市的新兴商人阶级以港口与海路作为基础,试图赚取更多的利润。而没有什么东西是比异国他乡的独特产品更有赚头的。

    而认钱不认神的这些新兴阶级不再乐意把自己辛苦赚到的钱捐给教会,认为信仰和影响力日薄西山的白色教会想在尚未开垦的处子地培养虔诚的信徒,再从他们手中获取更多的捐赠继续维持财力和影响力两方面的优势地位。

    新的豪强如饥似渴,旧的豪强心急如焚,而两者的举动却又都如此相像。

    除此之外帝国贵族和皇室方面也想掺一脚分一杯羹——这一切就宛如过去里加尔大路上发生过的拉曼西征再度重演,东海岸虽然看起来还算大,但除掉帕罗西亚高原大量贫瘠的土地以后剩下的富庶领地其实并不是特别多。在拉曼国家的人员内部资源已经不够分了以后他们便势必会想着向外发展,这是这一次的对象更加遥远。

    月之国是一个远比里加尔那些个帝国更加庞大的国家,这一概念我们再三强调,可言语的描述终归是苍白无力的。

    新月洲的地大物博并不仅仅体现在国土面积上,还体现在资源的产出上。尽管总的来说新月洲在优质铁矿资源上产出较少,但得益于本地独特的气候——以及只有我们的贤者先生知晓的德鲁伊遗迹——这里各类农作物之类的资源产出要远比里加尔更稳定和丰厚。

    整块大陆整个帝国的人口光是他们自耕自种的农作物便可以养活喂饱,甚至还有余力从事其它行业。这其实是一项远比直白平淡的语言描述更加令人震撼的壮举。

    而它背后是数千年新月洲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国土博士们对于耕种区域的规划,是星咏博士们对于土壤和种子、气候和风雨的研究,是无数农民安分守己一代接着一代的耕种。

    单独一个国家占据了一整片大陆这种概念远远超乎了里加尔人的想象,而也正是和人的傲气所在。拉曼的学者认为一个帝国的统治能力与他们首都到边疆之间信使传递消息的效率相关,一旦这个时间超过两周那么帝国的统治力度就会大大下降,边疆容易出现叛乱。

    新月洲也无法免俗于这条理论,过于庞大的国土意味着新京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是用来维持领土的完整性和内部的平稳。藩地和更为遥远的夷地都是类似概念的存在,而在月之国的南方也存在有一系列岛屿是管辖力度较低海盗频繁出现的区域。

    从里加尔人的角度来看,和人大多是天生便缺乏冒险精神,普遍保守而又不愿意行动起来的。而这样的原因也是因为他们确实不需要对外出征——月之国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一个里加尔的农家小孩可能会梦想将来成为商人或者是冒险者,但一个和人农家小孩一旦说出前者便会被父母怒斥,因为从商乃是比务农更为低贱可憎的,哪怕可以赚取到更多的金钱。而后者的概念干脆就不存在。

    四处游荡闯天下?那不是流民吗,可千万不要说那些偷鸡摸狗的家伙是什么值得憧憬的存在。

    只要国家统一内部和平,这片大地的物产就足够让所有人都过上富足的生活。这也因此,这个国家远比里加尔的国度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当和人过着稳定每日能沐浴并且就连平民都能识字时,他们看到多数目不识丁眼里只有贸易赚钱的里加尔来客,会贬低为“南蛮”,认为是低于和人的存在也就并非不可理喻了。

    物产丰厚,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悠久的大月国人民眼中的里加尔人,明明生活的区域加起来还没有他们一个领省大,却分成了好几个所谓的“国家”,有时候还互相敌对。

    那些不过几百上千人规模的“国家战役”大多被知情的和人贵族嘲讽为“村庄斗争”,尽管这些嘲讽者自己大多未曾经过大规模的战役甚至是任何战役。

    而在内部生存压力很大而又相当混乱的里加尔人眼里,和人的条条框框和过多的他们引以为傲的繁文缛节都是不切实际的证明。那些可歌可泣的书法、国画、作为一段刻骨铭心历史证明的文字在拉曼商人眼里毫无价值,只有白花花的银子、绸缎、茶叶和各种各样的物品产出,只有财富才是值得信赖的。

    从个人层面讲,里加尔人与和人其实没有太多的不同。会因为相似的事情而愤怒,也会因为相似的事情而感动。但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来看,他们却又有着如此诸多的不同。

    里加尔人的务实主义被视为“没有荣誉的,野蛮的”,而和人重视的文化与社会条规又被里加尔人认为“多余而过度繁杂”。从根本理念上就存在的矛盾造就了亨利等人即便说着和人的语言在这片土地上行动很长时间,也始终还是会被排斥的事实。

    而这一点在来到扶桑过了关口以后变得更加严峻。